您好,欢迎进入安徽邓通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官网!
400-860-0009
新闻动态
  • LOT
    【转载】民国时期福建造币厂与所铸银币!
    估价(人民币):
    评级编号:
    未开拍

    拍品描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处于地方军阀的割据统治下,势力较大的有孙道仁、李厚基、王永泉、孙传芳、周荫人、卢兴邦、陈国辉、张贞、郭凤鸣等人。他们拥军割据,自立防区,在自身辖区内控制防区,铸造机制币以济军饷。期间,福建的红军也曾铸造过机制币。

    1.jpg

    孙道仁

    2.jpg

    李厚基

    3.jpg

    孙传芳

    4.jpg

    陈国辉

    5.jpg

    张贞

    民国二、三十年代福建各造币厂

    一、福州南台苍霞洲造币厂(军阀孙道仁 福建财政司)

    1.民国元年(1912年),福建都督孙道仁在福州设局铸造银角。币正面有“中华元宝”4字,背面有18星,上加“福建都督府造”6字,面值二角,成色不佳,后因孙去职而停铸。同年,福建财政司在福州南台苍霞洲造币厂铸造二角币,正面有“中华元宝”和“开国纪念币”字样,背面有民国军旗图样。

    6.jpg

    7.jpg

    2、民国二年(1913年)2月,福州造币厂铸造二角、一角、半角银币,币面铸有币值和“福建省造”字样,背面有蟠龙。(注:《福建省志》-金融志-货币)

    3、民国十三年(1924 年),福州造币厂铸发少数银圆,次年秋复铸新式一角及二角(注: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417页,1929年)。这里说的银圆当指壹圆型银币,就铸造时间看不可能是小头或船洋。当年,福建没有领到中央下发的大头模具,要铸造壹圆型银币只能自行雕版,从福州造币厂的条件看,它有这个能力。

    二、福州洪山丘工厂造币厂(军阀李厚基、王永泉、孙传芳、周荫人、福建省政府)

    1、民国四年初(1915 年),李厚基攫取闽省军政大权期间,勒令设于南台苍霞洲的福建造币厂停办,并将大部分人员和机器皆迁移往福州西郊洪山桥原厝乡黄店里重新开设省洪山桥。先是利用福建造币厂所留币模继续铸造“中华元宝”铜元, 后因铜元利薄、小洋利厚,遂自民国六年(1917 年) 起专门仿铸广东毫洋。

    8.jpg

    中华元宝铜元

    9.jpg

    福建版仿广东双毫,福建版与普通的十二年版比较,中英文多有不同,尤以正面的“民”与背面的“20”为甚。福建版还有一个普遍的怪现象:正面左边花铸得粗、右边花铸得细。

    2、民国十一年(1922年),洪山桥造币厂由王永泉把持,仅主闽一个月,就出银角1000多万枚,币价大跌,“三把旗”降为80文,“新角”只值60文。

    3、民国十二年三月(1923 年),援闽军总、副司令孙传芳、周荫人率北洋陆军第二师和第十二师由赣东经杉关入闽。孙传芳督闽期间,洪山桥造币厂仅鼓铸二角一等币值银辅币, 其直径23. 7 毫米, 成色70% , 重5. 28- 5. 32克。正面珠圈内书对读“中华癸亥”四字, 中间饰以菊花星, 上缘署“福建银币厂造”, 下缘署“库平一钱四分四厘”, 左右两侧饰以芒纹花星或五角星; 背面以交叉民国三旗为主图案, 上下缘均署以英文, 分别为“MADE IN FOO - K IEN M IN T” (福建造币厂制造) , “1MACE AND 44 CAN DAREEN S”(一钱四分四厘) , 左右两侧饰以芒纹花星或六角星。若按正面所饰花星不同, 可分为芒纹花星和五角星两种版别, 细审尚有汉、英文字体大小不同, 以及背文“MADE”错书为“MA IE”之区别,其中以面纹饰五角星者较罕见。

    10.jpg

    中华癸亥库平一钱四分四厘银币

    民国十三年九月(1924 年),江浙战争爆发, 孙传芳率部入浙,福建军政大权遂为周荫人所独揽,在洪山桥造币厂周荫人肆意鼓铸劣币

    4、民国十六年(1927年),铸造孙中山总理纪念银辅币,币值贰角,限在永安使用。四月,福州洪山桥造币厂开铸“革命军北伐胜利纪念”币,漳州地方当局亦奉命在漳州军械厂(址在城区乌衣巷)铸造“革命军东路总指挥入闽纪念”币,该币直径23毫米,重5.2克。正面珠圈内书“国民政府”,中间饰民国青天白日国徽,上缘署“民国十六年”,下方为“漳州制造”,左右分列币值“2”字;背面上方刊写“革命军东路总指挥入闽纪念”,下方是纪值“贰毫银币”,中间珠圈内铸国民党政府双旗图案,该币铸额极少。

    11.jpg

    孙中山总理纪念银辅币

    12.jpg

    革命军北伐胜利纪念币

    13.jpg

    革命军东路总指挥入闽纪念币

    5、民国十八年(1929年),福建省政府批准由福州洪山桥造币厂承铸的黄花岗纪念银币,币面有一角、二角2种。

    14.jpg

    15.jpg

    三、马尾造币厂(海军)

    1、民国十三年(1924 年),海军在马江设立福建造币厂,铸造劣质辅币。民国19年2月马尾所铸“孙头”辅币因成色不足,中央银行福州分行函请总行转财政部设法限制,3月3日省府饬令该厂停铸。

    16.jpg

    2、民国十四年五月(1925年),海军在马尾船政局新船坞内设厂开始铸造流通纪念币。纪念币计有二角、一角二等币值。二角者直径22毫米,成色70%,重5.30克。币面主图案为孙中山正面头像,上缘中间署“总理纪念币”,两端饰以梅花星,星侧分列“中华民国”、“十六年造”;背面以交叉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为主图案,其间饰以对称小圆星和梅花星,上缘直书“贰角”以示币值,下缘署“每五枚当一圆”。一角者直径17.5毫米,成色70%,重2.60克。除却背面所标币值为“壹角”及“每十枚当一圆”外,其余图案、文字和花纹悉与二角者相同。又有银色低劣者一种,流通使用不久即露出铜质,当属后期所铸。

    3、民国十九年二月(1930年),马尾所铸“孙头”辅币因成色不足,中央银行福州分行函请总行转财政部设法限制,3月3日省府饬令该厂停铸。

    四、厦门造币厂(商社王则四)

    17.jpg

    周荫人

    民国十三年(1924 年),福建军政大权遂为周荫人所独揽,在洪山桥造币厂周肆意鼓铸劣币,后又将“造币厂包于王则四,在厦门专门铸造银辅币,计有二角、一角两种币值。

    二角者直径23. 6 毫米, 成色70% , 重5. 20- 5. 30 克。正面珠圈内书对读“民国甲子”四字, 中间饰以菊花星, 上缘署“福建银币厂造”, 下缘署“库平一钱四分四厘”, 左右两侧饰以芒纹花星; 背面仍以交叉民国三旗为主图案, 上下缘均署与面文同一内容之英文, 左右两侧亦饰以芒纹花星。偶而发现有背面三旗图案与“中华癸亥”三旗图案悉同者, 明显系误置错版, 闽地钱币学界称之为“民国甲子癸亥旗”, 极少见。

    一角者直径17. 5 毫米, 成色70% , 重2. 70 克。正背面除却下缘所署币值为“库平七分二厘”, 相应英文“7. 2CANDA REEN S”(七分二厘) , 以及左右两侧均饰以五角星外, 其余文字、花纹及三旗图案悉与二角者相同。仅开初为应付而铸造少量, 迄今已不多见。

    18.jpg

    19.jpg

    五、漳州造币厂(粤军陈炯明、军阀张毅、台湾商人陈长福、陈长庚等)

    20.jpg

    陈炯明

    1、民国七年(1918年)陈炯明支持孙中山进行护法运动,率领粤军在福建漳州建设闽南护法区。民国九年(1920 年),“在漳州购机仿造银辅币,含银不及四成。(《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第726页)

    2、民国十三年(1924年),驻防闽南漳属地区的福建陆军第一师师长张毅亦于与台湾商人陈长福、陈长庚等人合伙,在漳州城区大路头设立信托公司。并以银元改铸“福建省造”银辅币,仅二角一种币值,其直径22. 5 毫米, 成色70% ,重5. 20- 5. 32 克。正面珠圈内书对读“贰毫银币”四字, 中间饰以小圆星, 上缘署“中华民国十三年”。下缘署“福建省造”, 左右两侧饰以四瓣花星; 背面珠圈内书有20以示币值,上下缘均署以英文, 分别为FOO K IEN PROV INCE(福建省) , “TW EN TY CEN TS”(20 分) 。左右两侧亦饰以四瓣花星。制作不精, 若细分则有汉文字体大小不同之若干版别,其成色开始为银七铜三, 但很快就减为银三铜七,原定小银毫每五枚兑换银元一元,但由于小银毫铸造时内含铜质百分之七十以上,仅在外表镀以银质而已,使用不久后即露出铜色,市民以其质劣多不收用。民国十三年,周荫人主闽继续铸造劣币。

    21.jpg

    为民国军阀张毅敛财的漳州双毫

    3、民国十六年(1927年)福建漳州造币厂铸造革命军东路总指挥入闽纪念币;张毅在漳州城区大路头造币厂铸造的民国十三年劣质2毫银币。原规定2毫每5枚兑换银元1元,由于该币成色仅含银30%,使用不久则露铜色,众市民以其质劣多不收用,逐渐贬值为16枚才换银元1枚。张毅统治厦门、漳州三年余,铸银毫获巨利,而漳厦民众受害不浅。

    4、漳州东山县铸造的二角只限东山使用,每25角合银元1元。

    六、沙县造币厂(军阀旅长郭锦堂)

    民国十二年(1923 年),福建陆军第一旅旅长郭锦堂在其驻地沙县闽南会馆设厂(今府西路“三八”门市部),派专人赴榕购置机器、模具及大量黄铜运回沙县,聘请技师指导,雇有数十名工人,大量铸造“中华癸亥、民国甲子” 2角辅币,原来成色按规定为白银7成,黄铜3成,后掺铜过多,只有四五成银,流通于闽西北各县。

    民国二十二年八月(1933年),红军东征入闽解放沙县时,缴获一台铸币机。毛泽民又下令用这台机器,专门仿铸一批白区银元,如龙洋(印有一条龙的大清银元)、光绪元宝、袁大头(币面有袁世凯像)、小头洋(币面有孙中山像)、拐杖(币面有洋人拿着拐杖的全身像),以便到白区去购买紧缺物资。

    七、尤溪造币厂(地方民军师长卢兴邦)

    22.jpg

    卢兴邦

    民国20年(1931年),地方民军师长卢兴邦在尤溪湆下兵工厂内仿铸的黄花岗贰角银币,这些银角质量粗劣,含银甚少,民间称之为“尤溪版或沙版”,兑换比值低,要45角才能兑换银元一元。银角之流通与银元同时兴废。

    23.jpg

    尤溪版(沙版)黄花岗贰角银币

    八、延平造币厂(闽北护军使周荫人)

    闽北护军使周荫人于延平(今南平市)设造币厂, 委其胞弟周荫塘为厂长,专门铸造劣质毫洋以搜刮民财。)

    九、上杭造币厂(地主武装民团钟绍奎)

    1932年10月中旬,红军在上杭敌军钟绍奎老巢缴获一台铸币机,是用洋法生产的新式机器,其中包括银板机、绞皮机、滚皮机、冲床、和钢模。中央造币厂将缴获的两台铸币机同时使用,每天可以生产银元和银毫子一万六千多块。

    十、崇安县造币厂(苏维埃闽北分行)

    24.jpg

    苏维埃闽北分行旧址

    民国二十一年初(1932年),厂址设在崇安县大安乡,有工人十余人。仿铸银元的种类主要有: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大头或大头);孙中山头像(俗称孙头或小头);墨西哥银元,其币面图案是飞鹰,又称鹰洋;日本银元,其币面为蟠龙图案,亦称龙番。闽北“红洋”有列宁侧胸像银元、五次反围攻军用币。

    25.jpg

    五次反围攻军用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