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钱币钱文,在先秦至宋朝时期,由于文字还没有发展到与现代相接近的地步,一些金文、篆书无法认全,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大约判断,如五铢半两等,真正让藏家朋友们挠头的是在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钱币钱文,往往因为钱文晦涩难懂而无从辨认,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罕见难辨的钱文书体。
西夏文字
西夏是西北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称帝,建都兴庆府,后改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行使的钱币主要以铜钱为主,兼用铁钱,少量使用白银,自铸钱少,多用宋钱。边远地区始终以物交换为主。李元昊即帝位后,为记录发扬本民族文化,创制了西夏文,史籍称之为蕃书,在西夏国内广为使用。蒙古灭西夏后,当地仍旧使用,称河西字,明代末年衰落成死文字。19世纪初,学者张澍发现蕃汉文合璧的《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文得以初步释读。1914年罗振玉父子又在《西夏国书略说》中释读了福圣、乾佑、天庆、大安宝钱。1937年,赵权之考证了贞观宝钱。近年,钱币学界对西夏古钱的深入研究也颇有进展。
西夏 福圣宝钱
西夏文钱币,汉文直译是福圣宝钱。西夏毅宗嵬名谅祚福圣承道年间(公元1053-1056年)铸造的西夏文钱。罗福苌的《西夏国书略说》最早著录此钱,并附拓本,后历家著述,均予收录。198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萌城乡出土的西夏窖藏钱币中,发现两枚,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出土的窖藏钱币,发现7枚。
西夏文 贞观宝钱
西夏文“贞观宝钱”,西夏崇宗乾顺贞观年间(1101-1113年)铸造,铜质泛红。面西夏文四字。汉文直译为“贞观宝钱”,楷书,旋读,光背,小平钱。“贞观宝钱”是西夏文钱币中发现相对较晚的一种。1937年在北京首次面世,1940年,著名古泉收藏家赵权之在《泉币》第三期撰文介绍。至此,“贞观宝钱”以其大珍的身价倍受泉界的珍爱,成为泉家追寻的目标之一。
西夏文 天庆宝钱
天庆宝钱,西夏桓宗李纯佑,天庆年间(公元1194-1205年)铸行,钱文为西夏文,制式为小平钱。制作精整,边廓坚挺,文字清晰,笔画匀称,整齐有力,铸造量不大,存世较少,比较珍罕。
西夏文 天庆元宝
西夏文 乾祐宝钱 小平
乾佑宝钱,西夏国仁宗乾佑年间(公元1170~1193)铸造,小平钱,铸造工整,钱文字体精美。形制较以前几种钱币更加精致。当时铸造量小,如今存世量极少,古钱珍品。
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文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它的创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蒙古人社会的文明进程。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渐废弃,成为一种死文字,但我们今天仍能在各种八思巴文钱币及其它元代文物上见到它,至于八思巴其人,也应得到历史公正的评价,因为他的一生毕竟为加强西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元代以纸币为主,辅以一定量的铜币,其中以八思巴铭文居多。
九叠纂文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的繁简确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之所以称为九叠,则是因九是数之终,言其多也。
北宋“皇宋通宝”九叠篆书小平
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佑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铸,非年号钱。钱文有篆书,楷书对钱,光背。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篆书中另有九叠篆者,极其罕有,为古泉大珍。九叠篆皇宋通宝在版别众多的皇宋通宝钱币中,尤为珍贵。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秦汉无此制,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
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九叠篆书法最大的特点。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称之为九叠,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
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将这种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种古钱币中,皇宋通宝仅为孤例,故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品。关于皇宋通宝九叠篆的铸造背景,现今钱币学家一般认为该钱币为置样钱,或开炉钱,应不是正用品流通钱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